咨询电话:023-6187-9228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案例观点 >>特色案例 >> 劳动教育的“爱心时间银行”模式探索——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劳动教育案例
详细内容

劳动教育的“爱心时间银行”模式探索——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劳动教育案例

时间:2021-05-01     【转载】   阅读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爱心时间银行成立于2019年3月,是在开展了近5年校史馆宣讲和10年校内外志愿服务实践基础上,整合资源,创新设计,将增权理论融入大学生自我教育而启动的实践育人平台,具有社团化运作模式、参与群体相对稳定、服务项目的高层次性等方面特点。

        一、将“兴趣化”变为“内在化”:让“奉献”在劳动教育中内化为精神需求

爱心时间银行教育平台是在传统志愿服务的基础上创新性开展的劳动教育平台。其实质是改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功利心理,致力于将“有目的的参与”改变为“有需要的参与”,通过激发“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改变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随着入校时间的增加而递减的现状,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成长的过程。

1、坚持示范引领。通过树立一批志愿服务的先进典型,包括以“交小通”公益行动队为代表的“爱心团体”,也包括以校园诚信驿站的发起团队为代表的“爱心大使”,形成榜样力量与人格感召的结合,引导学生践行“友善”,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

2、坚持宣传教育。通过加大社会化宣传,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线上与线下的各渠道同步,达到“人人了解”、“人人齐心”的状态,持续激发学生的慈善意识,形成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久久为功,引导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

3、注重制度规范。通过建立一套志愿服务的视觉、听觉识别系统,包括徽标、旗帜、服装、胸章、手册、海报、办公场所等硬件,也包括口号、歌曲等软件,形成理性共识与情感冲击力的结合,使学生快速了解爱心时间银行“平等”的运营理念与规则,快速融入到“友善”、“和谐”的团队氛围之中。

        二、将“说教教育”变为“体验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服务社会、创造价值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突出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爱心时间银行的教育内容则以实践体验为主,校内着重开展以支农、敬老、扶幼、环保四个主题模块的自主性志愿服务活动,校外以“创文明城”、“助力精准脱贫”等志愿服务活动为主,充分践行了“用服务传递友善、用交换实现平等、用互助孕育和谐”的宗旨,打造出了一批具有明显社会效益的精品志愿服务项目。

1.支农。交院爱心时间银行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出发,开展支农助农活动。在精神强农方面,依托17年成立的大学生校史馆宣讲团,将面向周边高校、社区的宣讲活动开展到周边农村;在物质助农方面,爱心时间银行首次开展了“爱心助农,土豆义卖”活动,帮助东坪村销售滞销土豆万余斤,解决了菜农的燃眉之急。

2.敬老。爱心时间银行召集水滴公益行动队前往石家庄敬老院开展“中国声音·经典传唱”志愿敬老服务活动。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经典红歌,一句句感人至深的关怀话语,不仅拉近了老人与志愿者的距离,弘扬了尊老爱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为开展志愿敬老的系列活动奠定了高质量项目基础。

3.扶幼。“微尘聚力,七彩童年”活动已开展近两年,以石家庄儿童福利院儿童为志愿服务客体,利用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优势,定期定时开展课业帮扶、心理辅导活动,切实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环保。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志愿者环保行动力,根据石家庄红色旅游地的地理背景,学院爱心时间银行结合自身志愿者队伍高素质、强执行力等特点,开展了“红色逐梦,环保先行”城市清扫特色志愿服务活动。

        三、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提供高品质志愿服务助力劳动教育,引领“积极•和谐•互助”校园文化新风尚

传统志愿服务基于“需求”开发项目,如看到环境凌乱而开始组织志愿者清理,而爱心时间银行则致力于提供一定数量的特定的“供给”来进行顶层设计,召集“交小通”公益行动队作为“践行者”,在支农、敬老、扶幼、环保等四个方面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将提高志愿服务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大大提高了志愿服务人力资本的利用率,实现了由志愿服务扎堆化、表面化向日常化、规范化转变。如在清理校园、城市等环保项目中,爱心时间银行积极联合校内其他志愿服务团队协同工作,避免了同一时间段重复清理的“产能聚集”,也保证了清理工作有序、持续的开展;在福利院扶幼项目中,针对自闭症、残疾儿童等具体状况,爱心时间银行通过公开招募消耗“爱心库存”,并进行岗前培训,由服务组一对一帮扶特定儿童,建立“信任-沟通-提升”的高品质、个性化志愿服务模式;在助农的项目设计时与各基层组织建立联系,从政策宣讲到爱心义卖,打造“手牵手,肩并肩”的“全员”公益模式,从而打造了以“积极•和谐•互助”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的形成,也进一步促进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日臻“和谐”。

       四、经验与不足

1.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爱心时间银行”新风尚。

爱心时间银行作为“互惠互利”的新理念,应当进一步加大宣传,广泛提高其知名度与美誉度。其一,开展品牌项目,制造新闻话题。其二,进一步开展交流会、座谈会、分享会,了解学生对爱心时间银行的诉求,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其三,校内联合与校外联系并举,通过与不同志愿服务团体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自身影响力。

2.提高信息化程度,打造“爱心时间银行”新机制。

建立“面向全院、覆盖全系”的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有助于实现志愿者的统一管理,方便开展志愿“时币”存入与支取工作,也为爱心时间银行召集水滴公益行动队进行各类志愿服务项目提供了便利。

3.统筹服务资源,构建“爱心时间银行”新体系。

爱心时间银行与传统的志愿服务活动相比,其突出特点在于“互惠互利”性,但是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储户”只存不取的现象,除受观念与理念的影响以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爱心时间银行可以交换的资源太少,种类有限,致使“储户”无法找到合意的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交院爱心时间银行拟采取以下三方面对策:其一,完善现有的爱心图书室,通过毕业捐、众筹、公益创业项目等提高存书量和新书量,让书籍成为志愿者热衷的兑换对象;其二,整合志愿服务资源,构建长效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在助农、助老、助残、环保等项目中挖掘公益创业的机会和资源,以创援建;其三,积极联络校内外其他志愿服务团体,通过举办志愿者夏令营等活动让“时币”成为体验式教育的“入场券”;其四,利用网络新媒体,打造志愿服务资源网络交流平台,更好地满足“储户”的需要。

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必然能够促进高校思政工作实践的开展,而人文精神的养成更应该以体验式学习为有效方式,师生互动是基础。爱心时间银行积极探索有效的志愿服务模式,使得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了说教的、被动的方法,“参与—体验—反思—沟通—成长”,这个链条体现了以劳动教育平台提供的一种新的互助模式,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Copyright    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

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院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直呼

    • 023-6187-9228
技术支持: 盛世汇博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seo seo